查看原文
其他

如何用研究思维提升职场竞争力 | 3000字干货长文

曹将 曹将 2019-05-21

曹将,你到底是做什么的?

 

说来好玩,这个问题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出现一次,有时是在公众号后台,有时是在微信里。


原因也很容易理解,毕竟分享的东西都是通用型的技巧或感悟,没有明显的职业特征。

 

这也是自己故意为之,因为一旦说出来,那么后台每天出现的肯定是:

 

  • 曹将,我们那的房价已经涨了一倍了,该不该买?

  • 曹将,说说对明年房地产的看法吧!

  • 曹将,我准备买房了,这个户型怎么样?

 

是的,我在房地产公司上班,工作职能是研究岗。


↑ 修过两轮脸:)


今天想分享的,则是工作三年半以来的一些感悟。

 

总结来说就是:用一个通用的逻辑,来帮助自己相对科学地解决问题。

 


一、一个通用逻辑

 

开头说得很玄乎,但实际上,这个逻辑我们非常熟悉:

 

  • 发现问题

  • 分析问题

  • 解决问题

 

我们将它细分,可以得到下面这张图:



也就是说,通过一系列工具和方法,我们可以将问题进行抽丝剥茧,并得到解决方案。

 

为了更详细地阐述,这里有三个案例。

 

 

二、如何进行职业选择

 


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,我们试着按照这个方法论进行逻辑推演。

 

(一)发现问题


真实体验:如何进行职业选择?

 

(二)分析问题


01 头脑风暴


试着写出关于它的一系列关键词。


 

02 访谈


找到师兄、朋友或其他值得信任的人,询问他们的观点。


 

03 基础理论


有了一系列零碎信息后,便需要进行归类。


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到需求理论,即:哪些是愿意的,哪些是能够的。只有既愿意又能够的,才是我们真是的需求。


 

04 思维导图


接下来,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归类。


 

(三)解决问题


交叉分析:在分析解决方法时,可以找到两个核心指标,然后绘制一个坐标轴,将可选方案放置其中,想要的内容便一目了然。


我们可以将备选公司放入「愿意-能够」坐标轴,右上角的便是最为理想的答案。


 

回顾一下这个思考过程,在基本逻辑下,用到了以下工具/方法:


 

 

三、如何进行日常复盘

 


经过思考的经历,才能成为经验。

 

四年前秋叶大叔来广州做分享,问了大家一个问题:是不是觉得自己成长慢?

 

在座的普遍点头认同。

 

他继续提问:再问一个,大家过来的时候有没有注意主办方是如何做「引导」的?

 

这一次大家换成了摇头。

 

大叔的观点是: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经历,但很少去思考,于是看过、听过就过了,最后难以沉淀下来,成为自己的经验。

 

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很大。从那之后,经常会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:如果是我,会怎么做?

 

举一个例子吧。

 

(一)发现问题


真实体验:在刷朋友圈或微博的时候,经常会遇上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句子,它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妙的效果?


例如:


  • 网上说喝剩的啤酒可以浇花,这不胡说八道吗——酒还能喝剩?

  • 有人说我上辈子是天使,我说:不——这辈子也是!

  • 经常有人会问,你还是一个人吗? ——那难道我是狗吗?

 


(二)分析问题


一般规律:带着这个疑问,我将一系列类似的句子整理起来,还真的发现了通用规律。


创造两个否定前提,并否定大家没想到的。

 

例如,网上说喝剩的啤酒可以浇花,这不胡说八道吗——酒还能喝剩?


它可以否定的前提分别是:


① 喝剩的啤酒

② 啤酒可以浇花

 

大家以为否定的是②,结果却是①,最后产生了「意外」的反应,继而产生了「笑果」。

 


(三)解决问题


01 步骤法


很多人在总结完规律后就心满意足了,但其实,这离自己真正的运用还差一步,那就是拆分为可操作的步骤。还是这个两重否定的案例,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三步法:

 

第一步:写一句话。

第二步:提供更多的场景描述。

第三步:让大家以为否定结果的时候,否定场景。

 

02 延伸


我们写出新的句子进行印证。

 

第一步:我买了一台 iPhone X,不好用。

第二步:我在【网上】买了一台 iPhone X,不好用。

第三步:我在【网上】买了一台 iPhone X,不好用——下次去【实体店】买!

 

将现象进行归集,总结规律,找到步骤,最后延伸出可操作的方案。

 


四、如何做读书笔记?



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困惑:想要提升自己,于是买书来看,但看完后关上了书,结果记下的所剩无几。

 

针对这个问题,各路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方案,其中一个是笔记法。

 

例如在《聪明人都用方格本》这本书里,作者甚至给笔记进行了切分,包括以下内容:


 

它本质上也是遵循了我们的基本框架:发现问题,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。

 

我们还是举例吧:

 


(一)发现问题


真实体验(阅读)


之前看一篇文章,里面提到了某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不够认真,最后即使十分努力,结果也无济于事……



 (二)分析问题


一般规律


它本质上反映的问题就是:战术上的勤奋永远无法弥补战略上的懒惰。(这句话出自《华为你学不会》)


 

(三)解决问题


延伸


接下来我们便会去思考它对自己有什么借鉴意义?


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吧:


第一步,了解自己。

 

这句话听起来非常鸡汤,但说实话,真的如此。这里还是要回归我们的能力五维度:①专业能力;②人际敏感度(性格);③特殊能力;④金钱;⑤人脉。


在了解清楚后,才能谈后续的决策。

 

第二步,跟随战略。

 

在我们这个年纪,说句大实话,并没有那么多可以独创的领域。大多数路,别人都走过。


既然如此,不妨直接找到我们想要成为,而且!是基于了解自己,是可以成为的人!分析他的情况,找到两人之间的共通性和不同性。

 

举个例子,在做PPT这件事上,确实很多人都是模仿阿文起家,后来又基于自己的经历,有了自己的特色。


对企业也如此,比如房地产里,阳光城就直接全方位模仿碧桂园,挖他们的人,学习他们的模式,2017 年直接冲进了行业前20。

 

第三步,平衡现在与未来。

 

这个比较有意思。

 

还是说说自己吧,白天工作的本质是为了「现在」,因为它提供了我所急需的薪酬支持和人际支持。


而晚上的学习和写作则是着眼于「未来」,因为我们越来越意识到,工作本身不会跟你一辈子,而能力会。


所以必须要将现在的东西总结提炼,并服务于未来。

 


五、总结

 

回归到这张图:


 

发现问题:面临任何事情,我们都可以将其转换为「问题」,既可以是自己的真实经历,也可以是针对现象,询问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处理。

 

分析问题:我们可以先从自己的知识库里找到素材(头脑风暴),可以访谈他人,也可以借助于知识理论,找到一般规律。

 

解决问题:将规律进行普世化处理,分解为步骤,再做延伸,最后成为让经历成为经验。

 

六、尾巴

 

1959年,BBC 采访罗素,快结束时提了一个问题:假如这段影片在一千年后被那时的人们所发现,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?

 

罗素提到了自己对于「智慧」的理解:


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。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,只问你自己,事实是什么,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。

 

算上实习,研究工作做了四年,感受最深的就是,每天都有新词出现,每天都有很多所谓的新的商业模式。这让我们焦虑,甚至无所适从,感觉跟不上这个时代。


但是多思考几步,它们本质还是那些东西。

 

我想,这是这份工作带给自己最大的财富。


晚安好梦。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